成都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竹构装置

上传时间:2020-12-15 17:03 5570 374 举报

木羊样Y

关注

项目名称:成都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竹构装置

位置:四川 成都

设计团队: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团队

据悉,本次建造节分为方案设计征集与评选、入选作品施工图绘制和可行性对接、现场建造、现场评奖及展览4个阶段。自2020年1月发布方案征集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收到覆盖国内外101个高校和单位,近2000名园林学子和设计师的241份投稿。其中17个作品脱颖而出,加上受邀的8个川渝高校团队作品,共计来自全国各地的25个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小花园在4天内于成都桂溪生态公园建成。“别有洞天”是北京林业大学代表参加2020第三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节的设计作品。此次竞赛主题为 “秘境花园”,团队以原竹和花卉为主要材料,在为期3天半的时间内完成 “别有洞天”竹构花园的现场搭建。在“秘境花园”主题下, “别有洞天”团队认为,空间多变的江南园林在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丰富的意境,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极具神秘色彩,尤其是其中变化丰富、极具美感的太湖石。北宋文人米芾总结了太湖石后,提出的“相石法”可概括为“秀”、“瘦”、“透”、“皱”。清代文人李渔将米芾的“相石法”归纳为“瘦”、“透”、“漏”三字。基于古人的相石法,我们以“痩、透、漏、皱”作为设计的指导,组织人们的视角和流线。设计利用参数化设计手段、标准单元模数,将数学中的Gyroid minimal surface作为设计原型精确“模拟”了太湖石的空间形态。将复杂的孔洞空间浓缩为三种简易的竹构件,以自由编织的竹篾为覆面。将东方的赏石文化和西方的形式科学相融合,最终营造出“别有洞天”的秘境花园。

结构方面:构筑由三个层次构成,主龙骨-次龙骨-覆面编织。构筑六个面的主龙骨具有相同的构件原型——一根s型,两根u型。较为模数化的构筑原件使得竹材料的加工更为便利。次龙骨由相互拉结的12根弓型3根s型,6根u型组成,既起到相互拉结的作用,也可以限制曲面编织形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整个造型是基于极小曲面的算法得到的,所以这个结构实际上只有五种构件。而U形龙骨其实是长S型龙骨的一半,因此可以说,整个构筑结构只需要三种构件。设计小组关注的并非仅仅是太湖石本身,更加关心的,是对中国古典审美的一种思考。设计并不在于是否能把太湖石模仿得有惟妙惟肖,而是尝试去探索它与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理念之间的交叉点。所以,别有洞天的这个洞,并非专指太湖石的孔洞,实际上,它是一种集合,是一种共鸣,是一种留白,是一种未知,是一种空。从主入口进入,可以来到一个光影斑驳的小空间,空间内可以容纳三四个人坐卧,中间的通高空间,刚好容纳一人站立。透过洞口,可以看到摇曳的花草,和湛蓝的天空。感,四时之变,观,云卷云舒。

“隐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宗白华先生:“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先人由外寻而内观,寻找了一方寄托“朝隐”之思的境地,将深情收敛在方寸山水里。放眼当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虽不能高隐林泉,但心中亦有这份对自然的向往。“隐亭”循迹“隐于朝”的道家思想,希望给今天生活在喧嚣与忙碌中的人们一个回归本真的角落,对话内心的自己。设计方案取独坐市井里俯仰天地间的场景为原型,以方形的质朴纯粹和结构的简单重复表达对“秘境”这一主题的诠释与追求。期望用竹与草,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外搭起一座精神栖息地。掀起的一角,既是构筑本体对场地的回应,也可看作人的内心对外界的涵容,同时,又是诗意的自然和艺术的主体在人与自然沟通中实现的互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论是城市的纷繁或内心的桎梏,在这里,一个竹与草搭建的世界,一个物质生活之外的隐秘角落,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对于构筑最终的形态我们并没有特意指定,或许是巢,或许是塔,或许是风铃… 见仁见智,每个到访者赋予它的不同生命便是“隐亭”的意义所在,也是生活的意义所在。“隐亭”所用原竹均为曲竹,形态端庄之中更显清秀。三根主脚柱落地一根悬挑,配合两根次竹柱,再辅以竹皮拉结,最终使得重心控制在地面五边形内部,结构稳定。这个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竹材的刚度和韧度。表皮选用3cm宽轻薄竹片,以2:3的关系在骨架内外交错编织,由下往上,由密变疏,光影变化丰富。竹肉质软,在每相邻圆柱上的竹筷之间穿插加密2根,在两边交汇处以十字编织作为末端收尾,每层表皮形成稳固整体。共计使用540片竹肉,846根竹筷,全程未用其它固定材料。在现场搭建中,考虑到竹子的自然特性,团队保留了每层编织延伸出的竹篾,构筑展现出更加自由不羁的生命力。在花园的意境营造上,为凸显“隐亭”的神秘与野趣,避免外来视线的一览无余,我们采用高大的景观草作为视线的遮挡,并进一步围合,引导出蜿蜒的路径空间:由纤序芒下光影绰约的入口,踏上白石子-碎竹片铺地,在寻觅的路上悄然坠入蓝花鼠尾草的烂漫花镜。玲珑芒如繁星闪烁迎来了最后的个拐角,慢慢的,视野逐渐由奥至旷;抬头回望,已站在掀起的一角之下,来到最后的沉思空间。

隐亭具有丰富而神秘的景观视线,置身其中既可以抬头仰望星空,又可以通过竹片的缝隙窥探内部结构或外部景色。隐亭翘起的一角给外部观赏者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在隐亭里向外眺望,由于缝隙的宽窄变化,不同的观赏者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隐亭”的营建寻传统之形制,传承传统园林之精神,而并不像传统园林建筑那样依山依水。我们以城市肌理为依托,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思潮相结合,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诠释当代的风景建筑,营造出一个让人们可以有更多活动、更多遐思,更加积极、主动贴近自然的“城市山林”。什么是秘境?我们从王维的《竹里馆》中找到了答案——幽深竹林里弹琴长啸,独坐辋川时明月高悬。虽竹影掩映,琴音却透叶而来,秘境中“乐”的存在不可或缺,人在其中,视线受阻,听到的却绵延。

什么是秘境?我们从王维的《竹里馆》中找到了答案——幽深竹林里弹琴长啸,独坐辋川时明月高悬。虽竹影掩映,琴音却透叶而来,秘境中“乐”的存在不可或缺,人在其中,视线受阻,听到的却绵延。根据上述对秘境的设想,我们提取竹林、竹笋、竹根三个元素,结合中国传统乐器笙去塑造视听结合的观感体验,创造了一个独自一方天地的花园,一处朦胧而幽邃的秘境。我们将破土而出的竹笋做为一个基本单元形式,像竹林一样,挨个簇拥在一起,底部盘旋缠绕的竹根做为联系单个竹笋的纽带,结合笙高低错落的形态,通过手工模型形成了初步的构思。对实体模型进行整理后,我们再对每个基本单元之间以及与设计场地边界的相交部分进行切割,形成了最终的形态。“迷笙”采用3厘米宽的竹片进行编织,它们既是表皮,也是支撑结构。竹片之间仅使用自锁型塑料绑扎带固定,并未使用钉子或螺栓,也没有额外的支撑物,整体轻盈且牢固。“秘境”是寻常而亲近的,是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等待着被发现、探索与回味的。“觅水影”方案讲述的是渔民探寻芦苇丛,在劳作之中发现生活与秘境之美的故事,尝试以一种平实、朴素而亲近的态度回应“秘境”这一主题。

设计从芦苇丛之间蜿蜒的水流提取形态。升起面围合空间,并为每个面赋予高度变化——由入口向中间逐渐升高,且通过疏密变化的编织方式,在人行走视线高度范围内形成遮挡,使得游人仅可通过竹丝编织的缝隙“窥探”外面的天地,增加神秘感。对其中一个面进行剪切形成小洞口,正如芦苇丛之间的空隙。游人从洞口走入静思空间,面向湖面而坐。至此,蜿蜒的路径形成了三处小花园,对应着探寻秘境的四个阶段,即窥、寻、品、思。以粉黛乱子草、狼尾草等观赏草为主要植物,构建花园的基调氛围。在植物的衬托下,编织立面显得更加柔美灵动,仿佛阳光下水面金色的波纹。在“秘境花园”主题下, “庄生梦·迷蝶”团队认为,秘境的花园是轻盈的,梦幻的,正如《庄子·齐物论》中庄周的梦蝶之境,在路径穿梭中达到“物我两相忘”。空间回环而曲折,密径通幽,芒草掩映。蝴蝶翅膀的优雅弧度与竹篾的编织生动结合,双层圆圈构建成蝶翼的表皮纹理。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丰富视觉感受的与空间形态,打破内外空间的分割对立,造型舒展起伏,无分彼此,亦梦亦真,在花园的秘境探索中回溯自然与童真,寻找自己内心的秘境。

“秘境花园”同时是一个富有意趣、互动性丰富的空间概念,因此花园主体竹构物被设计成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竹环编织的形体结构高低错落,流畅起伏。芒草围合出的路径空间曲径通幽,游览者置身路径中,或是弯腰前行,或是低头探索,或是视线的豁然开朗,如梦似幻。花园对于“梦蝶幻境”的探索和营造并不是以模仿蝴蝶的具象形态为终点,而是在流动的空间中使“入境者”获得一种轻盈飞舞的舒适游赏体验。“圆环表皮“是基于竹材的柔韧性、延展性特点,提出了竹材新的用法可能。特别是竹环编织后与异性壳体形状结构的结合,使得整个竹环网结构和表皮浑然一体,其”自支撑“的方式展现着竹子这种生态、环保的传统材料的现代新应用方式。在设计阶段,方案的壳体结构以参数化建模方式完成设计,而表皮生成是在矩阵点随机生成的基础上,进行相切圆生成,再使曲面流动在模型上,形成最终的圆环网壳体。从入口进入后,孩童的身高可以使他们在竹构里面从容地跑跳,探索,可以说秘境的高度对于孩童而言相当友好且亲和。在灯光映射之下,双层表皮纹理与整体结构的弧度呈现出不同与白天的景观效果。光影斑驳配合粉黛乱子草的掩映环绕,塑造了夜间的幻境之感,将游览的梦幻体验延续至灯影迷离的夜间。




374
全部评论

推荐作品

食生Foodiary
2548 0
2024-01-17
街道夜景摄影作品
3911 0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