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寻访|葛亚曦:设计,是顺势而为

艺集网

发布时间:2020-06-06

葛亚曦

LSDCASA 创始人 & 艺术总监


      葛亚曦(Kot) ,LSDCASA创始人兼艺术总监,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软装设计班客座教授。开拓集室内设计、市场定位、装饰设计、布艺设计、家具定制、品牌代理、国际买手等多途径于一身的设计实现平台。以体验式消费为出发点,传播品牌价值。开创“人不在场,生活在场”的空间情境,增强设计与以营销为导向的设计出发原点的粘性。


      崇尚民主独立的他,骨子里便有种对主流与潮流的批判,即便自己所从事的配饰设计在大多数人看来是需要紧密与国际潮流接轨,但在他的作品里,也很难看到所谓的主流经典,更不用说“快消费”时代的高街潮流。

       他立于潮流之外,用艺术构建生活。设计当有能力联接过去,符合当下,开启未来。倡导生活方式的独特性,不盲从主流,忠于自我。设计师应唤醒人对美的向往,回归人文情怀。我们需要去做艺术的、创新的、符合当代需求的设计。


 问  答 


Q: 您如何理解现在的设计工作?

A: 设计工作永远可以有更好的,永远不满足于现状。设计工作是好奇、是冒险。设计对于我而言,是巨大的乐趣,是支持我做更大的不好做到的事情的原动力。

 

Q: 您认为设计的根本点是什么?

A: 设计需要掩藏自我。需要训练自己思维能力、思维方法以及艺术修养。

 

Q: 您认为设计师职业属性是什么?

A: 设计师是一个选择者,选择不要什么。设计师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某一个具体的点上面。这个最终选择的点,符合对良善的理解。设计,美好,引人向善!

 

Q: 您如何定位明星设计师?

A: 有脸、有才、有节操。敢作敢当,有革命性精神,努力面对行业质疑。

 

Q: 您的设计作品想要传递的观念是什么?

A: 现在人们的居住方式比较城市化。是城市人比较体面的居住方法,但是它不负责沟通,不负责实现你对生活的理解,也不负责沟通你对生活的幸福。但绝大多数的人,希望家是可以被沟通、被理解的,可以被互相发现。所以让客厅成为起居空间,而不是看电视的空间。看电视的空间应该是放松的空间,应该存在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内。交互空间,应该做交互空间的设计。我们的设计作品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更符合自己诉求的家。


Q: 您的作品中如何定义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A: 我们表达的是现在的中国,只不过可能和历史有关。我作为一个中国背景的设计师,我在为中国人的居住做设计,我们要挖掘的是他们真正喜欢的形式。在做这样的一个工作的过程中,我觉得他不是一定要去中国的历史上去挖掘。我关注的是主体,是使用者的感受,表达价值的内在本质。而不是客体,到底形态怎么样。

 

Q: 您在作品中如何表达“中式”?

A: 打破从形式上表达中国的桎梏。建议抛开形式,用内在的风格,表达东方意境,营建属于当代中国人的中国。


Q: 您的项目中陈设的原则是什么?

A: 我们是用更概念的层次去面对我们现在的工作,不是在做形式设计。因为我们在设计规则,并重新构建规则。我觉得设计师要有能力去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底下,可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陈设品在大局面形成之后进行放置,示范出来的是一种自由度。陈设不是闭合的东西,它必须要生态。所谓的生态,就是它可以演化、可以发展,然后都可以很和谐。


Q: 您的项目中材质如何使用?

A: 材质的前提是现有的空间已经拥有气质。其次,就是明确什么是适合的材质,去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和空间和场所产生关联,并且让它安然存在。

 

Q: 您认为当前设计师的现状是什么?

A: 对于普通设计师而言,不足够研究大众,受干扰的因素太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顾忌太多。

 

Q: 您对于年轻设计师有什么寄语吗?

A: 首先,千万不要太过相信与迷恋现在的想法与判断。其次,并不是因此而怀疑自己。最后,不断的寻找自己的答案。总而言之,就是:设计不仅受这三个关键因素影响,同时更要有能力去渗透这些因素,让设计工作变得更纯粹、更简单,直接面对设计最本质的价值。





设计作品



■  南京万科 安品园舍可园


此次介绍的设计空间——安品园舍 · 可园,定位于会所空间,它既与两类“宅园”住宅空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建筑气质,又因为会所的功用诉求,而产生了细微的格局变化与更多差异性的设计语境。


设计,是顺势而为


“设计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空间,又如何衍生出空间内部的质?”设计师所做的,便只是顺着水流的势头,自然而然地展开一切。


在本项目中,不同材质的对立与牵制成为了设计师协调空间肌理的常态,他们以此在空间中画圆,形成了不断循环往复的空间语境。



项目一层有着极佳的庭院景观和光照,给予空间极大通透感和变化。洽谈区、浅谈区等多处,在家具选择上,克制而不张扬,以低矮、低靠背的形态出现,面料搭配以肌理感强、低饱和为主。最大程度地让位于光,又彰显于光。




也因此,不同材质的层次,天然就为空间带来了色彩灵感。灰亮的大理石,延伸出了以偏白而略带灰度的空间基底,灰色的布艺沙发、绒面地毯、甚至黑花灰色的大理石地板、茶几,不断伸展,犹如一股自然而然生长的力量。



洽谈区边桌上的吊灯,来自意大利的著名家居品牌 FONTANA ARTE,橘黄色的灯光既呼应了空间的色彩立意,也营造了一番暖暖的生活柔情。


通过浅谈区,来到挑空的书廊,通高的书墙,阵列排布的光影和漂浮台,展现了高度浓缩的建筑语言。


设计师得以从诸多木质品中窥见空间中的温润、厚重,以及那独到却微微一抹的禅意。受氛围的加持,以艺术感的装置物去演绎空间内里的变化变得顺其自然。



二层由中餐区与西餐厅构成,延续整体空间的基调,通过材质、块面及色彩的不同,区分出两者不同的气质。



西餐厅与水吧台正相对,空间的语言一以贯之,挂画用颜色及形体延续空间的几何层次,长型的吊灯与“室内屋顶”相衔接。 


转而来到中餐区,木饰面浑然的橘褐色则跳脱出来,成为了空间的点缀和不可捉摸的艺术感。只要稍稍移开一个视角,陡然“升调”的橘色意大利 FRAG 皮革制的餐椅便醒目、亮眼,而又熟悉地出现了。设计师不重复色彩,而是引导它们,去呈现出各自的魅力。


人们在行进中,关于空间中白色、灰色、橘色的记忆被不断串联、勾画,形成浑然而成的空间构象。



珍品室的镜面天花为空间形成了趣味的感观,也拓宽了空间的想象,阵列般的装置台,高高低低,与中间不规则长桌对应,艺术品的选择看似多元,实际上却因背后共同的主张而安然共存,巧妙并置冲突相洽。


215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