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春天。让人们不禁想起了2020年“云赏樱花”的情景,大家在线上留言“期待2021年可以亲自去武汉赏樱花”。2021年的春天,樱花盛开,人们纷纷感慨“春暖花开,一切美好如约而至”。2022年,我们依然在疫情下迎接着春的到来。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春风和煦、繁花似锦,有人或许早已踏上了赏花赏景的春之旅,有人或许因为疫情与春一窗之隔。今天,就让我们就在艺术的世界里,寻觅春的气息,一起沉醉百花深处。
燕子花开 跟着茶会感受春天
四五月是燕子花盛开的时节,燕子花开时,也是根津美术馆的日本“国宝”《燕子花图屏风》与观者见面的日子。
燕子花虽是大众市井习以为常的花卉,但它在《燕子花图屏风》中却显得格外优雅,被列为日本最受欢迎的“国宝”之一。
“幽径碎石如诗,碧水池沼入画,四时花声草语连绵。”这便是充满京都古寺禅风的根津美术馆。沿着根津美术馆的石板路,欣赏着以大自然为主题的日本式庭园,漫步在被燕子花海包围的庭院中,让未见展品的观者为之沉醉。步入展厅,尾形光琳《燕子花图屏风》中一朵朵繁茂的燕子花映入眼帘,将现实与艺术完美相融,为观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这一刻已无需多言,只需静静观赏,便可瞬间感受到尾形光琳绘制时的心境和燕子花盛开的美妙。
《燕子花图屏风》是尾形光琳早期的作品,由左右两个屏风组成,每个屏风为六段。他将写实与装饰相结合,在构图上费尽心思,精致地描绘出了燕子花真实的美。错落有致的燕子花,被尾形光赋予了诗歌般的韵律。这幅作品背景贴满了金箔,金碧辉煌,青色的燕子花、绿色的叶子与金色背景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绝妙的艺术效果,呈现了江户时代独特的美感。
一花独开不是春 百花争艳春满园
2021年12月12日,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周之冕《百花图卷》加佣金以1.4835亿元成交,创造了周之冕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周之冕生活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吴门画派的重要的画家。他擅长勾花点叶之法,将文人笔墨与写实相结合。他工细类的作品尺幅都比较大,此件《百花图卷》被誉为中国花卉史上“百花之王”,全卷纵32厘米,横1717厘米,是周之冕最长的花卉卷作品。
此幅图卷描绘了四季生活中常见的花卉,有兰花、梅花、辛夷、桃花、梨花、玉兰、绣球、菊花、荷花、水仙、牡丹、灵芝、月季等近八十种折枝花卉。他承袭前人折枝花卉的基本样式,将勾花、点叶、写形、敷色、状物传神凝聚与此卷中。
现故宫博物院也藏有一幅周之冕的《百花图卷》,长7米,是一件墨笔的勾花点叶技法作品。勾花点叶是一种兼工带写的花鸟画技法,为没骨法之桥梁。
感受古代“百花图”中的春天
古画里春天的花卉,经历千年百年依然绚烂开放。2022年,就让我们在古画里共赏四季繁华,愿疫情散尽,春暖花开。
较早的百花图有宋代佚名《百花图卷》,纸本,墨笔,纵31.5厘米,横1679.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百花图卷》是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史上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画中的花卉和动物,用细线勾勒,浓淡墨多层晕染,刻画细致,意境独特,开文人花鸟画之先河。
南宋杨婕妤《百花图》,工笔设色,纵24厘米,横324厘米,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张伯驹捐赠,是吉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全卷以寿春花为首,依次为长春花、荷花、西施莲、兰花、望仙花、蜀葵、黄蜀葵、胡蜀葵、闇提花、玉李花、宫槐、三星在天、旭日初升、桃花荷花、海水、瑞芝,共十七段。作品是杨婕妤为皇后寿诞所作,虽然只有十七段,但百岁为寿,故名《百花图》。整幅作品用笔工致纤细,设色浓丽典雅,是典型的南宋院体画。
明代孙克弘《百花图卷》,纸本设色,纵27厘米,横532.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全卷分为十二段,绘制的折枝花卉有紫丁香、白梅、山茶、芍药、兰花、玉兰、月季、蝴蝶兰、菊花、桂花等,画法工整清丽,风格雅秀,是孙克弘工笔重彩画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