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与AI共舞

艺集网

发布时间:2023-04-28

AI的名号如今已经在人类的听觉、视觉乃至神经中枢如雷贯耳了,TA难道是在闹革命吗?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当下,如果再次提起“革命”,不知道大家会有怎样的感想。如果革命是一场狂风暴雨,你还会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那样,黑色闪电般高傲地飞翔吗?

1.jpg

AI的提出已有八十年了,不过近年来,AI发展的速度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一年来,ChatGPT 这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快速迭代,让不少人对AI产生了崇拜和敬意,当然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极度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正在被灭绝的边缘疯狂试探,毕竟就连马斯克也曾经说过,AI可能比核弹更可怕。

2.jpg

咱们今天就说说这个再次掀起AI潮的GPT,我们是不是太高看TA了,而产生了一种非理性的期望,甚至是莫须有的焦虑和不安?

3.jpg

其实,人们对强智能AI的发展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更多的是基于人类非理性的一种猜想,而并非是加以验证的事实。

4.jpg

首先,暂且不论目前AI技术是否已达到颠覆世界的高度,每一项新技术的产生,人们总是会用感性的思维对其产生过高的期待,但人类感性的一面很多时候会把我们引到偏离事实。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终结者2》时,T800缓缓坠入铁水中的那个剧情,就十分不能理解为什么“好人”要被消灭。长大后回归人类情感的理性认知,长大后回归人类情感的理性认知,才明白之前影片或游戏带入的那种感动不过是人类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即是人类单方面赋予了机器情感,而忽略了机器是冰冷的事实。

 5.jpg

画画好肯定不是笔的原因,而是画师操控画技的实施。你要知道,AI再强,也只是个语言模型,这就跟马斯克的特斯拉再好也只是汽车,成不了飞机、坦克是一样的道理。拿AI写论文也一样,想得到一篇能发表出去的论文,光靠AI也是不够的,一定得是人脑先学会了利用AI、训练AI,最后还要将AI的反馈结果进行加工和整合。

6.jpg

GPT是智能,但不是你天马行空想象得那么智能。

对于GPT来说,“理解、表达”要比“正确答案” 更重要。

“1+1=?”这道题目我们都能读懂,那么“Umwe wongeyeho umwe uringana”呢?

其实还是“1+1=?”。

所以,不管题目难不难,我们解题都得先读懂题目,对于GPT来说当然也是如此,想要变聪明,就得先学会人类的接受和表达方式,以实现人类语言和机器语言的转化,所以AI一定可以成为画师或者程序员的得力助手,而不是取代他们。

 7.jpg

人类的情感、想象力经常会超脱现实、领导理性。上个世纪初,谁都不知道电脑是什么的时候,24岁的艾伦 图灵提出了一种十分抽象的计算机模型——图灵机,此后,他又遇到了一个人叫冯诺依曼。1945年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理论提供了逻辑框架,时至今日计算机技术开始了无数次升级、迭代与飞跃,都未能跳出这些理论基础。

 9.png

10.jpg

人脑的复杂程度是科学不能估量的,自然也不是0和1、二极管思维这样的语言机器模型能替代得了的。所以,AI浪潮再次掀起,我们理应用人类的智慧去驾驭,就像第一批使用计算机的浪潮儿一样,去占领科学认知的高地。

0
收藏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