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袋本到袖珍本,大小约在巴掌以内的“微型书(miniature books)”一直都是一件让人着迷的物事,也成为了不少书籍设计师和艺术书制作者的创作形式。
微型书流行于历史已有数百年。精巧的手制微型时祷书在印刷术尚未发明的中世纪就已出现;16世纪前后,随着印刷术发展,印刷商们也开始为测试尺寸的极限而制作这种小书。到了19世纪,技术创新使得印刷越来越小的字体成为可能,从廉价实用工具书到精美工艺品,微型书在这个时期大量涌现。
不少留存到现代的微型书被高价收藏,这是一本15世纪的手抄微型时祷书,尺寸:80 × 52mm
在今天,微型书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世界各地书商仍在制作不同题材、不同工艺的微型书。微型书的尺寸并无统一标准,不少收藏家认为一本书长、宽、高都在4英寸(约101mm)以内才可纳入“微型书”的讨论范围,其中3到4英寸间的被称为“大微型书”;小于1英寸的称为“小微型书”;小于1/4英寸的则是“超微型书”,后两者需要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阅读。
不同大小的微型书,来源:Bromer Booksellers
设计师眼中的微型书
对“书籍女王”伊玛·布(Irma Boom)而言,微型书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工具——她常会为正在设计的书籍亲手制作一个微型模型,以便在更可控的尺寸内把控整本书的结构,即文本和图像的分布。她曾打趣说,可能是小书比大书看着有趣得多,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在收藏她的书籍作品时曾提出也要收藏这些小书,“我告诉他们,小书本身并不是重点,你们得等我死了才能拿到。”
“一直以来,微型书被做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印刷商想要炫耀自家印刷工艺。”伊玛·布说,“做小书比做大书难多了。”微型书的制作对书籍制作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当高,比如它们的书页往往很轻,不能像大书一样摊开;装订需要非常轻薄的材料,而让书页上的字体美观可读,又需要高超的印刷技巧。随着尺寸缩小,许多装帧细节被放大,要还原大书的精细程度、避免成品粗糙,可能需要另想办法。
伊玛·布制作的小书模型
在设计中,设计师选择将某一本书做小是出于不同的考虑。有时特定尺寸能更好地实现一本书的概念,比如与香烟等高、等厚的《双喜》;除此之外,不少口袋大小的书意在轻巧便携;内容等量情况下,小的开本更容易使书呈现出厚度和质感;更少的用纸也从某种程度上节省了印刷成本。
也有的原因更简单直接:比如伊玛·布把自己的作品集做成微型书,起因是“客户见了小书人人都爱,但却没人想做”,只好自己成为第一个做小书的“客户”。《上海-芝加哥》的设计师周安迪“见过伊玛·布的作品后,产生了做一本更小的书的想法。”设计师劳硕维则表示“书小了之后有种神秘感,仿佛里面是不是书了其实也无所谓。”
伊玛·布在采访中展示她的微型书收藏,以及她自己制作的小书模型
总体而言,设计师们更侧重于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书的尺寸也倾向于保证内容可被肉眼阅读。在设计师手里,微型书会有哪些样貌?他们都把怎样的内容做成小书?小书能做多小?本篇将为大家呈现12本国内外设计小书,它们的选择并非基于特定尺寸,仅大致进行了从大到小的排序,带大家感受设计小书的魅力。
softspot
尺寸:136 × 75 × 86 mm
页数:406
设计:OK-RM
作者:James Taylor-Foster
《softspot》是伦敦工作室OK-RM与作家/评论家James Taylor-Foster共同创作的书籍作品,记录了从2020至2021年间的一系列思考与评论,尝试理解复杂的当下。在断断续续的思想细流中,浮现出激荡的一年的面貌。这本书如同时间的容器,将散文、诗歌与视觉创作编织在一起,让观看的视角在主观和客观间摇摆。《softspot》一套包含三本相同的书,购买者可以为自己保留一本,将剩下的两本赠与他人。
The Billboard Book Project
尺寸(最小版本):127 × 79mm
页数:1200+
设计:OK-RM
作者:Jonathan Monk
同样是OK-RM的书籍设计作品,这一套书籍是与英国艺术家乔纳森·蒙克(Jonathan Monk)合作的,为后者的“广告牌书籍计划(Billboard Book Project)”项目第三部所做的书。在这一项目中,蒙克构思了一种以内容解释自身的广告牌,并将其整齐切割成页,装订成册。为了呈现蒙克的想法,OK-RM借鉴了英式的印刷和装订传统,将广告牌的各个版本变成逐渐缩小的书籍,均按照英国皇家纸张尺寸,共有五个开本:Royal Folio(50.8×31.7 cm)、Royal Quarto(31.7×25.4 cm)、Royal Octavo(25.4×15.8 cm)、Royal Sixteenmo(15.8×12.7 cm)、Royal Thirty-twomo(12.7×7.9 cm)。
IN THE FACE OF WAR
尺寸:110 × 70 × 28mm
页数:446
设计:Office Ben Ganz
作者:Yevgenia Belorusets,Nikita Kadan,Lesia Khomenko
这本袖珍的艺术书呈现了三位乌克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包括Yevgenia Belorusets在2022年写下的《战争日记》,以及Nikita Kadan和Lesia Khomenko的画作。这三位艺术家在战时仍留在乌克兰生活和工作,每天直面死亡的袭击及其余波。这本书企图回答一个很久以前就被提出的问题:面对战争,艺术该做什么?
《双喜》
设计:假杂志
尺寸:86 × 56 × 23mm
页数:108
作者:苏文
《双喜》探索传统中式婚宴上香烟扮演的角色。书中照片均来自「北京银矿」计划,由法国艺术家苏文(Thomas Sauvin)从北京垃圾回收站逐年抢救而来的废弃底片组成的影像资料库,截至本书出版的2015年,其所整理的底片多达50万张。他试图透过这些无名、废弃的素人影像,发掘中国经历的社会变化。本书的装帧特别地印制成一比一大小的烟盒,由假杂志出版,曾被Photo-eye和纽约时报等媒体列为年度摄影书。
《年》
尺寸:70 × 50× 30mm
页数:598
设计:劳硕维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师聚焦在“年”中。“年”起源于“收获”,历经多代字体发展演变成今天的形态。全书收集整理了592款书法作品中的“年”字,从甲骨到隶楷行草,用各异的字型和笔触表达了自古至今文人对“年”的认知与诠释,并收录在书册中。
Book Manifest
《图书宣言》
尺寸:67 × 51mm
页数:1000
设计/作者:Irma Boom
《图书宣言》为伊玛·布的书籍设计作品集的第三版,再版于2022年,展示了她1986至2022年的作品。这一版本比2010年推出的首版《The Architecture of the Book》更大,页数更多。据伊玛·布解释,这是由于她的作品集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而每个新版本都必须用更多空间容纳逐年增加的作品。而每隔几年,她也会对同一本作品产生新的见解,由此增加该作品的文字描述。这本书可以说是伊玛·布书籍设计生涯的缩影。
SUPERFINE DEFINED
尺寸:54 × 54 × 52mm
页数:544
设计:TOBY NG DESIGN
这本书属于莫霍克精品纸(Mohawk Superfine)的宣传项目,向香港青年创意人征集原创图像和文字描述他们心目中的“Superfine(超精)”一词。为了表达“超精”这个概念,设计师将征集到的内容汇聚成这本微型方块小书,小书由该纸材制成,同时对香港新生代创意力量进行了展示。
《上海-芝加哥》
尺寸:48 × 38mm
页数:300
设计:周安迪
作者:张听雷
《上海-芝加哥》由上海和芝加哥两个图文并茂的部分构成。上海的部分大约占三分之二,是作者在上海工作时期对几个本地社区的游走和观察。后三分之一则是她为参加威尼斯建筑三年展而进行的一个特别项目:走遍每个芝加哥地铁线的终点站。
《牡丹亭骰谱》
尺寸:40 × 40 × 45mm
页数:198
设计:曲闵民&蒋茜
这是一本袖珍版的牡丹亭骰谱。全书的装帧是对经折装的改良,小巧轻松的翻阅方式使书页像风琴一样来回翻滚,形成有趣的翻阅体验。此谱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徐震的两个妾小青、素素,把《牡丹亭》的唱词与骰子的点数相结合,设计出娱乐的谱式,通过掷骰对对子一比高低。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游戏已经过时了,是一本无用的游戏说明,它只为了告诉现代人,在曾经的某刻,前人们是这样面对文化与娱乐的。
《现在过去式》
尺寸:47× 37mm
页数:447
设计/作者:黄海欣
本书与《没有未来》同为在纽约居住的艺术家黄海欣的作品,两者同步出版。《没有未来》收录她近两年的素描画作,描绘纽约MET大都会美术馆那宏观的众生相,《现在过去式》则截取其中人物的大特写,独立成书,呈现微观的精神面貌。两书一大一小,呈现艺术家眼中的场景片刻及人物神情。
Time Flows
《一步》
尺寸:40 × 25.4mm(1.6 × 1英寸)
页数:44
设计/作者:eddie the studios
《一步》是一本仅有1.6×1英寸大小的手制微型书,记录了设计师Eddie Wong Yui-chung毕业后头四年,关于设计实践、关于父母常年所经受的苦难的内心思考和挣扎。
Thijs Verbeek A-B-C
尺寸(最小):32 × 23mm
页数:176
设计/作者:Thijs Verbeek
这套书籍由尺寸不一的A、B、C三册小书组成,它们共同呈现荷兰阿姆斯特丹平面设计师Thijs Verbeek充满灵感和好奇心的作品。三册尺寸分别为:60 × 85mm、32 × 46mm(档案)、23 × 32mm(灵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