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摆烂的心情出现在设计领域,姑且把这种设计定义为看起来不加修饰、粗糙、甚至是随意敷衍但却让人共情 ,主要以手写、手绘为表现形式,还别说,在如今这种卷不动、得过且过的社会情绪中还挺“讨喜”。
比如下面这些——
01精疲力尽的毕业海报
有人认为,简洁明了的动态设计给人轻盈的活泼感,清新的配色和字体飘动的状态呼应了「蔚然生长」的主题,在看过千篇一律的毕设海报、审美疲劳后会觉得这是别处心裁的清流。
同时也不乏“不够用心”,“没看出对毕业的重视”等声音,因此,也有人批中央美院的毕设海报:这种“大胆”的行为也只有学校可以包容,可不敢给客户这样设计——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现在也有不少品牌和机构选择这种看似更随意、更简单粗暴的设计。
02随手一画的导视系统
702design用“顺应自然的心境”(relax and good mood)来形容这套空间导视的调性,这些线条并不规律流畅,但却精准地画出了应有的特征,看似草率,实则毫不含糊,完成导视功能的基础上也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仔细看,每一个图案都较为尖锐,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猫的爪子,这套导视的DNA
里不言而喻。
03歪歪斜斜的手写笔记
还记得今年世界读书日时走上街头的bilibili悦读季快闪活动「一个没有书的图书馆 也没有架子」,这不单单是一个在上海的大学路做装置展示的活动,创意机构小TEAM在命题作文的框架下,不仅诠释出b站的学习功能,是没有书也没有(both物理上和精神上)“架子”的图书馆,还挖掘出人们选择用b站学习的理由,更多的是不那么严肃、不拘小节的探索自己的好奇心。
但如你所见,“粗糙”的外表下其实是一句句文案都是经过精心打磨过的文案。小TEAM用手写字体在街头写下这些理由,呈现出来气质是轻松、活泼、可爱的,实则会引人反思:也许学习或阅读并不是一件高高在上的事情,知识也不仅存在于书本中,看b站学的东西可以随时随地发生,重新定义了学习的姿态。
04飘在风中的字(商品)
这些在海报上、在空中飘着的字组成了北京Jetlag书店「书店离家出走」快闪活动的主题:商品、细语、被拟定的生活。当书店移植到画廊的空间,图书的陈列方式也有所不同,它们不再在书架上“正经危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台面展示,因此这次活动更像一次小型书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与咨询公司L3branding为活动设计的视觉也不拘泥于传统书店活动或文化活动的气质,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多巴胺配色,加上通过各种商品的形状所重塑的文字,正如无论是我们阅读的书还是我们所钟爱的物品正在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