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第一季《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之后,时隔一年,央视“CGTN 艺术推广计划”再度重磅推出第二季《千年调·宋代山水花鸟》。毫不夸张,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品!请至少准备一个小时时间再进入网站学习。
网站包含了山水篇的“境、幻、趣”和花鸟篇的“芳、羽、灵”,共有六大部分。
观山乐水之“境”
两宋时期,中国山水画技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奇峰叠嶂溪流河谷是宋代绘画举足轻重的主角。然而,山如何见其高?水如何见其远?山水寄托了画家怎样的情怀与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一一求诸画中。
寄情天地之“幻”
从帝王到百姓,古人追求理想田园的步伐从未止息,生命与天地共长久的愿望也代代相续。通过用丹青成就的仙山幻景,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移步换景之“趣”
古典园林是山水在生活中的延伸,自然成为了宋代画作常见的“取景地”。这里 不仅有景,更全方位地展示着宋人的生活情趣,如身临其境。
取次花丛之“芳”
宋人有多喜欢花,无需赘言。全株、折枝、插花……无论花卉以何种姿态跃然纸上,无不寄托着宋人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与恬淡雅致的审美趣味。
宛啼长唳之“羽”
北宋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曾提出:“画翎毛者,必须知识诸禽形体名件。”宋代 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黄金时期,宋代前期的画师尤其追求写实逼真,笔下的翎毛虫草无不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福瑞祯祥之“灵”
万物有灵,能成为画中意象更是承载着执笔者美好的愿景。透过画家对笔下瑞兽奇珍的描摹,我们也不难体会到时人闲处观物、细推物理而得其乐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