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看完!字体设计之父的创意方法——高桥善丸

艺集网

发布时间:2025-03-29

“字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文字高效地发挥信息交流的作用,并且能以丰富的表现形式去展现”。在谈到如何设计出好看的字体时,高桥善丸提出了“创新性—情感性—实用性”的三维作用体系。

文字设计越创新、情感属性越强,个性就越强;而反之,功能性越强,可读性就越强。设计师应该在这两者中找到平衡,本期我们总结了高桥善丸的一些字体处理方法,分享给大家。

⚫ 汉字点化、线化、面化

根据汉字的点线面构成特点,将汉字点化、线化和面化,目的是增强汉字的视觉特性。

通过笔画解构,将汉字中的“点”元素进行夸张放大或重复排列。例如在「雨」字设计中,将原本细小的四点底转化为大小不一的圆点群组,形成类似雨滴的节奏感。这种手法突破了传统书法中对点的规范书写,赋予文字动态的视觉张力。

字体的线化演绎,可将笔势能量视觉化。比如“花鸟风月”字体设计中,“风”字笔画被处理为具有速度感的动态线条,形成文字被风吹动的运动轨迹。

另外在字体中加入面化元素,突破文字和图像的边界。比如在《泪腺之蚁》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中,将四个字的封闭空间进行了实心处理,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让整体的视觉产生节奏感。

⚫ 可触可感的立体叙事

在高桥善丸的作品中,文字是设计的主体,信息符号变成图像符号。

在2014年,他为日本的灾后重建国际海报展设计的视觉中,突破了传统的二维平面限制,将Japan这五个英文字母散乱地掉落在水里,代表着受到了地震和海啸灾害的日本。

非常巧思地把字母J与一棵挺立的松树相结合,代表坠落的日本,也期待日本能像这棵树一样,能够顽强地站起来。

这种表现手法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仿佛文字本身就在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 打破字面框的限制

高桥善丸认为,为了让字体更吸引人,设计师需要刻意打破字体的平衡,追求新鲜的表现方式。

比如在法喜寺重建运动海报中,他将所有的笔画处理成横画和竖画,同时把数量多的横线刻意延长,创造视觉张力。

在“野放途”的字体设计中,为了贴切文字自由奔放的气质,刻意将部分笔画像四周延长,超出文字框,非常生动有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追求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但是整体还是要处在同样的网格秩序中。

⚫ 用曲线表达情感

他还擅长在字体中加入曲线,使其在视觉上更加流畅、柔和,以传递特定的情感。

比如在“婚胜”字体设计中,他抛弃了僵硬的笔画,选择用曲线代替,同时“日”字用心形表示,让人一眼就能将其与美好的爱情相联系。

⚫ “不完美”美学

另外他也会大胆地对笔画进行删减,形成一种看似不完整、却富有魅力的字体形态,实际上这是一种禅宗思想的美学表达。

在删减笔画时,非常注重保持字体的识别性。找出文字中的识别点,尽可能地保留这部分,让字体保持较高的可读性。

删减笔画后的字体,在视觉上会形成更多的留白和空间感。字体效果更清爽,还能在多字体排列时达成一种具有节奏感的视觉张力。

11
收藏
全部评论